
摩托罗拉被联想收购了么?
是的,摩托罗拉在2014年被联想以2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这次收购使得联想得以进一步扩展其在智能手机市场的业务,同时也为摩托罗拉带来了更多的***和技术支持,有助于其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摩托罗拉品牌仍然存在,但现在由联想掌控。
摩托罗拉大规模裁员,如何评价联想收购摩托罗拉这笔交易?
我之前在一个问答中已经说明了,联想收购摩托罗拉算是走了一步好棋。
首先,收购摩托罗拉是联想给自己的重要机会。如果操作好了,联想或许有望像当年收购IBM一样,成为PC行业的霸主。
当然,那个时候的PC市场和现在的智能手机市场完全不同,但是好歹是一个机会,联想确实值得一试。毕竟,摩托罗拉是曾经的巨头;毕竟,当时的卖家谷歌在安卓阵营有话语权。
其次,摩托罗拉在美国市场份额较高,这将为联想在美国打开市场带来便利。和中国市场不同,摩托罗拉在美国仍有较高市场份额。要知道,美国是一个绝大部分国内智能手机厂商削尖脑袋却进不去的市场,收购了摩托罗拉的联想,在这方面有绝对的优势。
但是,这一步棋走好了,接下来怎么操作,还是一个问题。就目前来看,联想似乎把棋又给走烂了。
虽然联想目前已经向媒体否认了大裁员的消息,称将根据新一年业务***进行常规组织架构和人员调整,但这几年摩托罗拉以及背后的联想在智能手机的发展上似乎并不是那么如人意。
1,根据Counterpoint发布的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排行,联想智能手机2017年销量仅为4***0万台,同比下滑2%,在全球智能手机厂商中仅排名第八。值得注意的是,联想在国内市场的销量更低,更是没有什么存在感。
2,在联想收购摩托罗拉之后,摩托罗拉多个重要人物离开,原总裁兼CEO Rick Osterloh回到谷歌;之后没多久,摩托罗拉设计部门原主管、首席设计师、设计部的灵魂人物Jim Wicks也离开了。
总之,从各方面看,联想对摩托罗拉的收购并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不仅联想的市场份额没有提升,摩托罗拉本身的发展似乎也更加受限。
觉得我说得好,就点个赞呗;有啥想法欢迎评论;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关注我啦~
从联想移动业务的市场表现来看,收购摩托罗拉是一笔失败的交易。现在,摩托罗拉大规模裁员,这可能是联想压缩摩托罗拉业务的一个信号,也是拯救联想移动的标志。
业绩证明,在收购了摩托罗拉后,经历了品牌的多次拆分与合并后,联想移动的业绩并没有实现良性增长,反而每况愈下。最新一季财报显示,在2017-2018年的第三财季,联想移动业务第三财季的收入占集团整体的16%,达到了20.76亿美元,但同比下跌5%,整体亏损9200万美元。对此,联想官方的解释是移动业务亏损是受到了较高的零件成本影响。
显然,联想对移动业务巨额亏损的解释是站不住脚的。从早期过度依赖运营商市场,到收购摩托罗拉谋求扩张,联想移动在扩张的同时,忽略了产品的研发和渠道建设。最近几年,先是创办ZUK这个互联网手机品牌,尔后是彻底砍掉ZUK品牌,联想移动的策略来回摇摆。对于收购过来的摩托罗拉,联想移动也没有充分发挥其优势,更没有将摩托罗拉的优质***整合到自身旗下。
收购了摩托罗拉后,联想曾经让这个颇有影响力的品牌雪藏了好几年。直到最近两年,摩托罗拉才推出了Moto Z模块定制手机。只是,过高的售价,以及并不精准的市场定位,并没有引爆模块定制手机市场。现在,摩托罗拉大规模裁员,也就不能理解了。移动业务巨亏,摩托罗拉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不过,摩托罗拉大规模裁员对联想移动业绩亏损的帮助也不大。要想摆脱业务亏损,联想移动在寻找到精准的市场定位后,还需要推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在产品研发方面,摩托罗拉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整合摩托罗拉才是联想移动当下的正确之举。
总之,联想收购摩托罗拉并不是错误的。错误的是,联想收购了摩托罗拉后,并没有与摩托罗拉进行***整合,更没有充分挖掘摩托罗拉的***和技术优势,这才让收购摩托罗拉成为了一个败笔。
首先需要澄清一点,根据联想的回应,摩托罗拉芝加哥总部并非裁员50%,而是裁员2%,这样的裁员规模根本算不上“大规模”,这样的裁员幅度对于一家企业来说算不上大新闻。不过裁员的背后,也能反映出摩托罗拉目前的状况不是太乐观。
从今天的联想手机业务来看,收购摩托罗拉对联想移动来说毫无帮助,同时这笔收购对于摩托罗拉来说也远没有达到预期。自2015年收购到现在,联想移动的市场状况每况愈下,国内市场毫无起色,而美国市场份额也有一定下跌,即使拉丁美洲市场表现强劲,但整体来看手机业务是处于下滑状态,全球份额也从2015年的全球第四滑落到如今的全球第七。
联想收购摩托罗拉的初衷是取长补短,用摩托罗拉在手机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来补足联想手机的短处。然而几经调整,联想手机业务几乎在中国市场销声匿迹,原子公司ZUK手机也名存实亡,联想品牌手机都不在了,当初的补足短处变成了无稽之谈。
在全球范围内,摩托罗拉手机在创新的风潮中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主打的模块化设计吃力不讨好,和同时期的竞品相比逊色不少。当年的Moto X2在外媒眼中还能和三星Galaxy S5一较高下甚至占得上风,而现在的Moto Z2 Force和三星Note 8相比在口碑和销量上都有巨大的差距,这也能看出联想收购摩托罗拉后再产品决策上的失误,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得非常多。
总体来看,联想收购摩托罗拉后并没有达到预期,离“成功的收购”也十分遥远。我们希望联想能够坚定手机业务的发展路线,制定靠谱的中远期目标,不要频繁换帅,频繁转换产品路线,否则的话离下一次出售摩托罗拉也不会太远了。
实际关于摩托罗拉裁员的事,自从联想收购后传闻一直不断,而且也确实是有多次裁员行动,基本都是集中于摩托罗拉总部。按理来说这只是联想的市场整合动作,只不过有时时间点敏感导致业界会有不同解读。
实际联想收购摩托罗拉,其目标应该是想像以前收购IBM一样重新塑造一个全部的旗舰品牌,不过联想在家用电脑方面的步子一直踩的比较准,但在手机领域的动作却让外界看不懂,从乐檬、ZUK、VIBE再到MOTO,觉得其“见异思迁”严重,每个品牌都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就更换,好像缺失了整个发展战略一样。
至于摩托罗拉到底是块香饽饽还是烫手山芋,我们从它的历史交易来看,当初Google收购摩托罗拉后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可以说是亏本转卖给联想,而且当初的交易方式也比较特别,是6亿现金+7.5亿普通股+15亿本票的形式,自此后谷歌还成了联想的股东,同时也等于给了三年期的15亿无息***。显然从谷歌的角度来看,其是非常看好联想的整合能力的,而且此前联想还有IBM的先例。所以说对摩托罗拉的整合,现在应该是联想与谷歌双方合力的操作。
不过现在的情况是联想对摩托罗拉的整合并没达到预期,此事也不能简单认为是联想方面的执行力过错,或许也与摩托罗拉积贫积弱多年的情况也有关。因为除过设计上有优势外,不论软件还是硬件,在当前一日千里的手机发展环境下,摩托罗拉也真正只剩下一个品牌优势了。
以目前情况来预测,摩托罗拉可能还得面临再次交易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