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脑界有两种说法“高U低显”和“低U高显”你们觉得哪个合理?
电脑界有两种说法,高u低显,和低u高显,你们觉得那个最合理?
关于这个问题如果从专业角度去分析都是比较合理的,其实这套理论估计有很多小伙伴并没真正明白其含义,这套理论其实主要的目的就是根据不同用途选择不同的搭配方法,其主要原因是将用途性能最大化,不管是高u低显还是低u高显都是根据不同情况来决定,这个不属于单项选择题,他是一个多项选择题。
接下来我就来说说这两种搭配适合哪种情况,不过在回答之前大家一定要清楚不管是高u低显,还是低u高显都不能超过硬件之间的性能范围,举个例子比如你cpu是9100,按照常规装机这个CPU一般搭配是1650或者1650s,部分会搭配到1660s,如果这里你想最求高显那么最高可以搭配2060,再高9100就不一定抗的动,如果想要高u那么CPU我们可以上到i5 9400F但是显卡就只能降低到1650,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预算一样。
这个低U高显主要用于预算不多,但是着重游戏性能和游戏体验,在保证CPU够用的情况下将显卡的预算拉高把CPU预算拉低,从而做到显卡性能最高化,而这个高U低显一般适用于对CPU要求较高,比如什么设计,视频编辑,渲染那么我们就要将CPU性能最大化,将显卡预算降低,其实不管是哪一种方法都是根据实际用途来决定的,所以不存在那个合理那个不合理这一说法,只要满足要求和用途那就是合理的。
至少在相同的预算下,低u高显的游戏性能大多是明显优于高u低显的!只要cpu不是低的太离谱就行!举个例子,你拿10100f配2060,游戏性能肯定是比拿11900k配1650要好得多的!
我觉得还是要高u低显,u性能比显卡高20%就行了,显卡可以满载使用,但是u不能满载,只要满载了就卡顿,现在的u玩游戏性能基本上都是够用的,只要不是小马拉大车就行
满足需求都是合理的,比如高U低显,很多人不做设计渲染,不玩游戏,自然就不需要独显,同样的预算换一颗更好的处理器,当然是合理的。
对于游戏党,例如你用I5和I9,用同样的显卡,这时候显然把CPU的钱省下来换成I5换一块更好的显卡,对于玩游戏而言才更有效果。
一切的配置均是基于需求而言的,比如经常看图、修图买一台更好的显示器,办公打字多买一块更好的键盘等等之类。
DIY不仅仅是为省钱,而是按需定制才是精髓
我个人喜欢打游戏。从游戏的角度出发,我觉得高U低显或低U高显,都应该保证一定的游戏帧数。(至少要一般3D游戏能达到30帧,特效应保证基本素质,分辨率也要有一定的要求)。
高U低显,一般来说稍微浪费,因为高U必然主板较好,内存稍大。配个最低级的显卡实在浪费,那么至少是650、750TI、1050TI之类的甜点级别以下的显卡。也要几百元。确实浪费了CPU的性能。所以一般至少配***0、1070等70级别以上才合适。
低U高显呢?这里就讲究了,高显如果选80级别显卡确实好,但CPU确实也要高选才合适。但CPU在游戏里主要还是看单核频率,Intel部分中等CPU呈现单核频率偏低,靠多核弥补的,这就不好配高显。但是部分i3CPU是单核高频,就适合配70级别的准高显了,拿来玩游戏绝对够。但是配80级别的显卡又太浪费。
妄想山海电脑配置要求高吗?
一般来说,为了能够流畅地运行妄想山海,您的电脑需要具备较高的配置。具体来说,建议您的电脑至少具备以下配置:
处理器:Intel Core i5或AMD Ryzen 5以上
内存:8GB以上
显卡:NVIDIA GeForce GTX 1060或AMD Radeon RX 580以上
组装机电脑怎么看参数?
设计类用3d渲染和adobe软件较多,主要注意几个点就行了:1、cpu够用,i5差不多,主板要求不高;2、3d吃显卡,加块2g显卡就够用,再高更好;3、ps比较吃内存,建议8G以上内存条;4、现在固态硬盘降价,可以用120G的固态盘做C盘,因为adobe很多加载项在c盘里,但是作为存储还是用机械盘,基于读取机制不一样,固态盘出现问题里面的数据直接找不回,机械盘很大可能是可以找回的,所以可以选择固态盘加机械盘的模式,如果不怕数据丢失,直接用固态盘也是不错的选择
感谢邀请!这是我们总结的一份全面的组装电脑要点解答,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答案是,所有的部件都很重要!接下来我们将一一为你剖析:
1.处理器。
负责处理电脑的基本运算,核心参数有核心线程数、架构、制程、主频率。
核心线程:相当于处理器有多少个物理核心和逻辑核心,例如4核8线程就要比4核4线程多4条线程,尽管物理核心相同,但多出来的4条线程可充分利用其算力,带来更好的效果。同架构的处理器,一般核心和线程越多越好,核心优于线程。
架构:相当于处理器的迭代[_a***_]。例如酷睿8代就要优于酷睿7代的同级产品,因为新的架构让运算更加高效。
制程:相当于制造处理器的工艺。例如同一代架构的处理器,采用10nm和7nm不同制程制造,7nm的晶体管更小,同样的芯片面积下就能容纳更多晶体管,性能就更强;同时漏电率更低,功耗发热也就更好。
主频率:相当于处理器每秒做多少次运算,同架构处理器,4GHz就要强于3.5GHz。有的处理器还支持自动超频和手动超频。
2.主板。
作为所有硬件的统筹,主板往往被忽略,核心参数有芯片组、版型和特殊功能。
芯片组:作为主板的大脑,芯片组负责主板的基础运算。首先要确定可以和处理器兼容的芯片组,例如9代酷睿就要配能兼容九代酷睿的芯片组的主板。芯片组也有高中低之分,基础的芯片组可以承担入门的使用要求,主流的芯片组可以超频,并且接口数量种类更丰富,高端芯片组可让主板拥有更多前瞻性技术,例如硬盘加速,WiFi6等新特性。芯片组的等级也确定了主板的价位。
板形:主板也有大中小mini各种,配合你想要的机箱,你可以选择不同大小的主板。
特殊功能:有的主板有RGB灯的特殊接口;有的电容优化了,处理器超频性能更佳;有的自带WiFi,无需外接。总之也是可以关注的点。
3.显卡。
无论是否打游戏,我都建议你配备独立显卡,可对电脑的图形运算进行加速。核心参数有型号、显存、品牌。为何型号的品牌也是很重要的,我们来看看。
型号:市面上生产独立显卡核心的厂商只有两家,NV和AMD。两家生产显卡核心,再交由其他厂商进行二次设计制造,例如华硕、微星。两家厂商的显卡型号命名都很有规律,因此可以很好地看出级别。以英伟达为例:
GTX 960是上代,新一代的为GTX 1060,前两位是区别代数;后两位代表级别,60代表甜品级,之前的1050代表中端,之后的1070、1080定位高端,而1030之类的为入门级。GTX 1060 TI中的TI代表加强,新的RTX 2060S中的S代表加强。为何变成了RTX?因为英伟达为最新一代显卡添加了光线追踪的游戏特效,这里的R代表光线英文的首字母。当你要买显卡时,请根据预算的你的需求选择型号。
显存:这是图像运算文件缓存的地方,更高的画质需要更大的缓存空间。以往越大的显存代表越好的显卡,现在可不一定。
例如GTX 1060 就有3G、5G和6G几种版本,对应不同的需求渠道。而GTX 1050的也有4G版的,它打得过1060 3G吗?当然敌不过,后者的运算能力比它可强多了。运算快、显存够的显卡才是王道。
品牌:对于显卡而言,更好的品牌实力的确是要更胜一筹的,对于显卡的散热、供电设计也更老道,性能稳定性也更好。在选购显卡的时候,如果不是预算紧,可以优先入手一线厂牌。
4.内存。
内存是整个系统运算的高速缓存区。主要参数有代数、容量和频率。
代数:不用多说。内存主流目前是DDR4,也就是第四代,结合自己的主板、处理器不要买错就好。当然,内存也分为台式机、笔记本和服务器,插口不一样。
容量:越大的内存容量就能带来更好地多任务执行容量,例如边开浏览器边开着动态壁纸边玩游戏。目前个人推荐16G(8G*2双通道),至少也要8G,干修图或者剪辑的活的话推荐32G。
频率:高频率的内存数据存取更快,因此性能更高,但实际体验提升有限。例如DDR4就有2133、2666、3000、4000等多种频率。
5.储存。
储存是整个系统的文件储存曲。主要参数有硬盘种类,分为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
机械硬盘:传统的存储介质,使用磁碟存储数据。转速越快一般性能更好,7200转/分钟的要比5200转的性能要更好,另外缓存大一点的存储也更快。
固态硬盘:新型的存储介质,使用闪存存储数据,速度非常快。固态硬盘的性能一般可以看厂家给出的参考数值;另外根据颗粒,消费级SSD可分为MLC、TLC、QLC三种,约靠前储存密度越低,寿命就越好。对了,主流固态硬盘有SATA接口和M2接口,前者和机械硬盘接口一样,速率只有上限600MB/s,后者可以跑到几GB每秒。M2接口的固态硬盘也有走SATA总线的,那种属于初代M2固态硬盘,注意额外区分。
6.电源。
买大牌、记得留有一定的功率冗余,有80Plus认证的更好。一般来说500W的够绝大多数玩家使用。
希望能对你的装机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