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中运用联想的有哪些?
古诗中运用联想的句子,我在这里举例说明: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人以想象兄弟们发现登山插茱萸少了一人,表达诗人自己对兄弟们的思念之情。
又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
接近联想的例子?
相似联想。一件事物的感知或回忆引起对和它在性质上接近或相似的事物的回忆,称为相似联想。
例如由春天想到繁荣,由劳动模范想到战斗英雄。相似联想反映事物间的相似性和共性。一般的比喻都是借助相似联想,如以风暴比拟革命形势,以苍松翠柏形容坚强的意志。作诗时用韵律,由一个字想到同音同韵的字,也是一种相似联想。相似联想是暂时联系的泛化或概括化的表现。泛化是对相似事物还未完成分辨清楚时所作的相同的反应,概括化则是对不同事物的共同性质所作的反应。
联想的用法?
1.相似联想
相似联想是利用事物间某种属性的相似而产生的联想,这种相似可以是形象也可以是概念,如结构、形状、性质、材料、意义或功能等。
根据事物的不同构成和不同属性,相似联想可分为:
①原理相似,如从蜻蜓的飞行原理,联想到直升机的飞行原理;
②结构相似,如从汽车的结构联想到拖拉机的构造;
③功能相似,如从火柴的用途联想到各种打火机的功能;
④声音相似,如把“电化厂”听成“电话厂”;
⑤色彩相似,如军事装备的伪装就与附近环境色彩相似。
举例理解:足球到地球、火到热以及钢笔到铅笔等。
2.相近联想
相近联想是指以事物之间在时间、空间和秩序上的关联作为依据而产生的联想。
举例理解:看到水就会想到水里面游动的鱼和虾,看到司机就想到车,看到乌云翻滚就想到闪电等。
3.相反联想
相反联想是根据事物表现的方位、属性、形态、结构和优缺点的相对(反)特性进行的关联联想,也叫对比联想。
举例理解:我们想到战争时往往关联到和平,看到胖子往往联系到瘦子等。它是设计中逆向思维的一种具体运用。
4.相关联想
相关联想是以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譬如因果关系、从属关系、传递关系、依存关系和并列关系等而产生的一种联想方式。
相关联想一般分为四类:依存关系联想、并列关系联想、从属关系联想和传递关系联想。
依存关系联想:由医生想到病人,由父母想到子女,由蝌蚪想到青蛙等等。
并列关系联想:由芹菜想到韭菜,由锅想到碗,这些都属于并列关系联想。
从属关系联想:由青菜想到芹菜、韭菜,由生活用品想到锅碗瓢盆,由文学作品想到***、散文、诗歌、戏剧等等。
传递关系联想:由“勤奋”想到“勤奋的人”,再想到“马克思”,由“红”想到《红楼梦》,再想钊“曹雪芹”,由“光"想到“星”,再想到“影星”,想到“电影”等等。
联想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联想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作用: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的综合运用:让读者对所描绘的事物有更真切形象的感受。
联想,是指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的一种思维活动。它是一种由此及彼的心理思维过程。联想是联系眼前的事物与以往曾接触过的相似、相反或相关的事物之间的纽带和桥梁。通过联想,可以从眼前的事物生发开去,由一点发散到另一点。
联想的内容都是已知的、客观存在的,它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想象通过思维产生新的,是从无到有的过程。不过,二者有很多共同点,一是联想和想象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要有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二是都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把两件事物联想在一起,主要看它们有没有共同特征。三是最好得有创造性,想得新鲜、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