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薄的好还是一般厚的好?
轻薄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特性,它让手机变得更加便携、易用。事实上,每个时代的手机厂商都有一些外形设计上的追求,比如功能机时代的超小型设计,毕竟感官***是卖出产品的第一步。然而,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中,智能手机除了更快的处理器、更多的运行内存和更大的显示屏幕之外,过去几年里一直吹嘘的“更轻、更薄”,似乎已经不再是主要趋势了,所以还是薄的好
这个问题我觉得是萝卜***,各有所爱,看个人喜好,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手机还是薄一点好,轻便,握持感也会更好,如果是游戏党的话,玩久了也不会很累,现在很多手机厂商都在在主打轻薄,这可能是未来手机发展的主流趋势吧,但是有一部分人也会喜欢厚一点的手机,手机厚薄对于使用者来说,就是各有所爱吧
为什么手机屏幕越来越大,小屏手机不好吗?
大屏手机是趋势,但也到顶了,不能再大了把脸挡住就不好了,***如再回到小屏你会很不习惯。我记得2007年苹果一代3.5寸屏当时算是巨屏手机,现在看着怎么那么小,还是根据日溢增长的需求科技的发展,总是以人为本,怎么拿着舒服,看的舒服,用的舒服,怎么造。也有人怀旧就喜欢小屏,除了情怀我还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先说结论:小屏手机肯定没有大屏手机好用。手机屏幕越来越大是技术进化的结果,未来还有可能出现折叠屏幕的手机,展开之后就能当作平板使用。
现在手机体验最大的瓶颈就是电池,手机屏幕越小,体积越小,能够容纳的电池容量越小,续航也就越差。iPhone 8的性能是iPhone 4的十几倍,功耗也高得多,如果iPhone 8继续用3.5英寸的小屏幕,1400mAh的小电池,续航时间可能连1天都顶不住。
随着手机硬件性能越来越强,对散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苹果手机处理器芯片的体积较大,又是***基带,所以需要用到更大空间,否则就会因为散热不良而影响到手机的性能。而且随着双摄、NFC、无线充电的功能的加入,对机身内部空间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普通3.5英寸的小屏手机肯定满足不了使用需求。
另外试用过3.5英寸小屏手机的网友可能忘不了在iOS全键盘下输入中文的痛苦,当时又没有第三方九宫格输入法,当真是一不小心就会按错。而屏幕升级到4.7英寸之后,输入法键盘的按键要变大了许多,输入文字时的误触也大大的减少。
更不用说看视频、玩游戏什么的,必然是大屏幕用起来更加舒服。尤其是玩游戏时各种按键,屏幕小了的话根本无法操作,只有大屏幕才能玩的爽快。尤其是现在流行全面屏,用户对屏占比的要求越来愈高,而只有大尺寸的面板,才能够做出窄边框的全面屏效果。
苹果当年之所以毅然抛弃3.5英寸的小屏,推出4英寸、4.7英寸乃至现在6.5英寸的大屏手机,就是因为大屏更能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不可否认,现在仍然有一部分口味特殊的用户喜欢小屏手机,但是这些用户的数量非常少,他们的消费需求也不足以让手机厂商重新开一条生产线去专门生产小屏幕手机。
所以小屏幕手机只是当年技术、工艺达不到大屏要求的产物,已经基本上被市场淘汰了。未来也不大可能再流行小屏幕手机。
一直用的是IPHONE 5S 4.0英寸,不得不夸一下IPHONE的质量,平时也没注意保养,磕磕碰碰也有,但硬生生用了3年。虽然没坏,但每次掏出手机的时候总有人让我换一部手机。前些天,想着要换手机就买最好的,一步到位省事。于是买了一台IPHONE XS MAX 6.5英寸,买的时候对屏幕大小没概念,到手才发现足足大了1.5英寸,上手感觉完全不一样,几天使用下来不仅难以携带,也不便操作。
所以这个问题,我正好有所疑问,也翻阅大量资料,以下是我总结的观点。
1. 为适应软件的硬件升级
随着办公软件、游戏、APP对设备要求越来越高,想要流畅运行这些软件,不得不配备性能更加强大的电子元件,理论上具有更强大性能的元件,需要的空间也就越大,小尺寸手机无法再容纳这些元件,并且更大的内部空间有利于电子元件的排布,不需再像小尺寸手机进行高精密的排布,因此降低生产工艺难度,也降低成本。
在性能更加强大的同时,能耗也是跟着增大,电池技术一直停滞不前,并不是科学家不够努力,而是人类对物质的探索已经进入瓶颈,对于电池[_a***_]体积存储的能量,很难再有革命性的进展。因此只能通过加大电池体积来提升电量,这也是手机越做越大的原因之一。
2. 提升散热效率
上述提到的能耗增大,也带来更多的热量,热量堆积会使元件的温度上升而降低元件的寿命,降低整机性能,因此更大的散热面积带来更好的散热效率,这点IPHONE XS MAX做的很好,在玩王者荣耀几个小时后,也不会感觉很烫。
3.满足用户大屏需求
大屏幕看着就一个字,爽。特别是玩游戏、看***的时候,一览无遗的感觉真的带来很好的使用体验,而且大屏在玩游戏的时候,按钮更大更好操作,不会因为手指遮挡而看不清画面。对于一些游戏、电视剧电影爱好者来说大屏值得拥有。
部分人只用到手机本质的核心功能,打电话和发短信。那么屏幕做大之后对他们而言是增加不必要的负担,虽然大屏是顺应时代所趋,但我这里也想说说大屏设计的不足之处,这些不足就是为什么会有人提出这个问题,甚至想用回小屏手机。
1.不便于携带
在用IPHONE 5S的时候 ,我喜欢把手机放进口袋里,不会掉出来,也方便掏出来。现在因为尺寸的增加,我的口袋不再能很好的塞下手机,坐着或者下蹲感觉手机随时会掉出来,不得不拿在手上,像是回到了大哥大的时代,对于男生来说很不方便,女生一般会把手机放进包包里,可能还好。
2.落地更易碎
大屏意味着更大的质量,IPHONE 5S 重量112克,IPHONE XS MAX 208克
将近两倍5S的重量,拿在手上重不说,万一不慎跌落,落地也会受到更大的冲击。如果正面或者背面触地,触地面积的增加使得屏幕更易碎。加上大屏单手操作困难,使用过程中有跌落情况的发生无法避免。
3.不利于单手操作
这里上两张图大家就明白怎么回事了,本人身高179,手算是比较大的人。单手大拇指可操作的范围仅覆盖半屏,如果女生用这款6.5寸的手机,我敢说单手甚至拿不稳,更别提操作。
如果本篇对您有帮助,点一下赞是对我最好的鼓励。
因为大屏幕是未来手机发展的大趋势,同时小屏手机用户也在逐渐被「小众化」。
就拿iPhone SE举例,关于iPhone SE 2代的各类传闻和小道消息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我们也经常能够在网上看到成天有人喊着「苹果出iPhone SE2就肯定会买」的类似言论,甚至有时我自己都想加入这场“叫嚣”当中。可是每当我冷静下来都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现阶段还有谁会买小屏手机?”
纵观智能手机发展的这些年,手机的屏幕尺寸从来都是在向更大的方向改变,而消费者普遍追求的也是更大更快的旗舰产品,现如今“大屏”已经成了“旗舰产品”的代名词。所以说,对于4英寸屏幕的iPhone SE,不说放到现在,就说3年前刚刚上市的时候都已经有些「非主流」了。
不可否认,市场上仍然有一部分忠实的小屏手机爱好者,比起性能,他们更钟情于可单手握持的独特拿捏感。实际上3年前苹果推出iPhone SE也有基于这方面的考量,因为库克曾经简单解释过推出iPhone SE的理由:“对于一些人来说,他们仍然只喜欢小尺寸的手机。”
在18年,我曾尝试过把iPhone SE作为主力机使用一个月,最终只坚持了半个月就换回了iPhone X。原因并不是因为性能不够用,相反我还觉它性能有些“过剩”,因为我个人对手机的性能没有太高需求,很少玩游戏,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刷微博、看文章看资讯和看***,所以iPhone SE的性能是完全能满足我的使用需求。
而导致我换回iPhone X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屏幕尺寸,知乎上有这样一句话我认为用来形容我放弃iPhone SE的理由再合适不过:“用过大屏幕就看不惯那么小的屏幕了”。4.0英寸的屏幕放到现在怎么看都和「大」搭不上边,用来看***其实还好,即使画面小,但好歹还有声音。一旦切换到纯文字场景,体验感就会瞬间下降,屏幕小导致可显得内容少,大大降低了阅读效率。更重要的是显示的信息体积也小,我个人有点轻度近视,所以每当我用iPhone SE看文字内容时都需要「更贴近」眼睛才能看得清楚。我当然知道可以调节字体大小,我只是不希望它看起来像「老人机」。
所以我又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现在坚持使用小屏手机的用户,如果有一天他习惯了大屏手机的操控感,他还能回过头来使用小屏手机吗?”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谁都无法保证它会不会发生。换句话说,小屏用户真正在意的可能并不是小尺寸的屏幕,它们更想要的可能是可单手握持的小尺寸手机。
另外,iPhone SE的性能和价格也经常被我们这些大屏用户所忽视,iPhone SE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来自它更低的定价和更强的性能。它不像当年的iPhone 5C用上代处理器,它保留了iPhone 6S的配置,它是苹果真正意义上的性价比旗舰。
所以,我们也不排除在嚷嚷着苹果出iPhone SE2的群体中有一部分人是想用最低的价钱体验到最新最强的旗舰产品。iPhone SE发布之后,小屏一下成了性价比旗舰的标签,所以小屏从来都不是它们最想要的,便宜的小屏旗舰才是。
为什么开头说小屏用户正在逐渐被「小众化」呢?随着全面屏的发展,如今我们已经可以实现「大屏幕」+「小尺寸」的完美融合,但是放眼望去似乎没有一家手机厂商准备或者愿意去尝试。先不说做小尺寸手机的工业难度,单论体验这一点,小尺寸就意味更小的电池容量、更小的相机感光元件,结果啊就是除了提升了手感,其它方面都是在降级。如果这样的产品生产出来了,你认为得到的更多的是好评还是差评?
也许真正的小屏用户转向大屏手机根本不是因为喜欢更大的屏幕而选择大屏手机,而是因为市场发展方向的改变迫使他们做出改变。